博客资讯

短期ROI vs 长期品牌,企业该如何找到平衡点?

2025年04月03日


“预算被削减30%,但市场份额却不能下降。”

“这场营销活动,不仅要带来短期销量增长,还要提升品牌溢价。”

“董事会的关键提问:品牌建设的ROI如何衡量?”

当经济不确定性成为新常态,营销人正深陷一场“不可能三角”博弈——有限的预算、可量化的短期回报、可持续的品牌价值,三者难以兼得。

首席财务官(CFO)要求清晰的投资回报率(ROI),而消费者则希望品牌既能与他们产生共鸣,又能在创新上有所突破。此时,首席营销官(CMO)需要在有限的预算内平衡短期业绩与长期品牌价值,这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。

经济低迷期的两大营销“困境”

一,短期效果与长期品牌建设的矛盾

效果营销(如按点击付费广告、促销活动)能迅速带来转化和销售,但其效果往往短暂。如果企业过度依赖效果营销,而忽视品牌建设,品牌资产可能会逐步流失。品牌建设(如品牌广告、内容营销)虽然见效较慢,但能积累品牌认知度、忠诚度和情感联结,为长期增长打下基础。

二,预算削减与市场份额流失的风险

为应对经济压力,许多企业选择削减营销预算,尤其是品牌广告预算。然而,ROI Genome营销智库的研究表明,削减品牌营销投入的企业平均损失15%的市场份额。更重要的是,当品牌在市场中“失声”时,竞争对手往往会趁机抢占市场份额,而重建品牌资产的时间和成本,往往是之前的两倍之多。

破局关键:数据驱动决策

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,数据已经成为决策的核心。单靠直觉已无法满足需求,数据分析和场景模拟成为现代营销决策的基石。举个例子,某全球零售500强公司,在面临CFO要求削减预算的压力时,利用场景模拟对客户流失率、新客户获取成本、以及竞争对手的行为进行了全面分析。这些数据不仅帮助团队成功争取到预算,还促使管理层从怀疑转向信任。
经济衰退并不意味着需求消失,而是需求形态发生了变化。虽然许多管理者因担忧削减预算,但往往低估了这一决策的风险。根据ROI Genome的研究,63%的品牌在经济衰退期间增加了营销投入,结果获得了更高的ROI;相反,削减预算的品牌平均损失了18%的增量销售。而那些持续投入的品牌,增量销售则增长了17%。

如何布局2025营销策略

对于2025年,亚太地区的CMO和CFO需要制定灵活且高效的营销策略。以下是几项关键要点:

1.平衡短期与长期:效果营销能够带来即时回报,但品牌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基础。两者需要平衡,以确保品牌在短期与长期市场中都能维持竞争力。

2.数据驱动决策:利用数据验证每一项支出,持续优化营销活动,以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。

3.逆势而行:在多数品牌选择削减预算时,加大投入反而是抢占市场份额和提升品牌声量的最佳时机。

4.营销与财务协同:CMO与CFO应紧密合作,共同制定预算和战略,以确保资源配置的最大化效益。

营销的成功,不仅体现在应对短期财务压力,更在于如何保持品牌的长期竞争力。借助数据支持和灵活应变的战略,品牌能够在动荡的市场中脱颖而出,把握新机遇,持续实现增长。

与我们同行

挖掘数据潜力,用数据赋能营销。

洽谈合作